當初我到美國唸書,請問,是誰幫我付保費?還不是自己付!
國民黨立委蘇清泉竟說,不幫他們付就是「鎖國」?蘇清泉立委的想像力真是豐富啊!試問,美國沒幫我付保費,美國就「鎖國」了嗎?
我們幫忙付保費,我們的學生還要被豎中指,請問,我們有需要那麼的卑賤嗎?又,五比八,是誰讓台灣如此的卑賤?
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823907
2014年10月25日 星期六
家母用日語與大阿姨訣別!
對這篇社論深有同感!尤其是對於我這位四年級生。
我也非常遺憾我不會講日語。這是因為除了所謂的「台語」之外,家父家母也都會講日語,每當他們二位要講些不讓我們小孩知道的事情時,他們都是講日語。家母在外公家排行老二,上個月,大阿姨離世,家母到病床前探望及訣別時,幾乎都是講日語!我一直以為我如果要學日語是很容易的,但是他們在外根本都不敢講,也不敢在家裡對我們講。
看自由時報社論〈會講母語蓋高尚〉有感。http://news.ltn.com.tw/news/opinion/paper/824280
浮濫的都市計畫!及什麼是都市計畫「專業」?
為什麼會有這個問題?該如何定義這個問題?我認為要回到歷史中去找尋答案,我認為該檢討的,應該是當初隨便劃設及編定的都市計畫,也就是說,根本沒有這個需要,政府卻是胡亂的劃設及編定。我國現有都市計畫區有438區,前年七月,監察院針對林口A區預標售案,不客氣的對行政院提出糾正,糾正文中提到我國都市計畫浮濫劃設編定,現有都市計畫可以容納的人口與實際居住的人口數相差竟然高達678萬人!去年,再次提出糾正,人數雖有稍降,但是仍然是高達644萬人,這表示,現有都市計畫都不用新訂、變更、或擴大,台灣就可以再多容納六百多萬人口!為何會產出這麼嚴重問題?這與政治有關,因為都市計畫與土地炒作緊密連結,而這也就是我國土地徵收會那麼浮濫的原因。台南市政府不檢討現有都市計畫的偏差,竟要人民捐地,這說的過去?是否牛頭不對馬嘴?另外,在現在嚴重少子化的情況下,各縣市竟然都還繼續在浮報人口增量,欲劃設新的都市計畫區,繼續進行土地炒作,如過去的苗栗大埔案,及最近的「新竹台知園區(原璞玉計畫,附近都市計畫人口可容納40萬人,現有人口僅28萬)」及「桃園航空城(附近各都市計畫區的實際人口數都與計畫人口數有龐大落差,最後只能用國家重大建設來強壓)」!再者,非常遺憾地,我竟然都沒有聽到都市計畫學界對於這個問題表態!我要很不客氣的說,我國都市計畫的「專業」似應解釋為「專門在為政客、財團、派系服務的行業」!是的,我要很不客氣的說,而且我要繼續不斷地講下去!!!
看「『政府勒索』解編竟要捐地」新聞報導有感。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41025/36167842/%E3%80%8C%E6%94%BF%E5%BA%9C%E5%8B%92%E7%B4%A2%E3%80%8D%E8%A7%A3%E7%B7%A8%E7%AB%9F%E8%A6%81%E6%8D%90%E5%9C%B0
看「『政府勒索』解編竟要捐地」新聞報導有感。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41025/36167842/%E3%80%8C%E6%94%BF%E5%BA%9C%E5%8B%92%E7%B4%A2%E3%80%8D%E8%A7%A3%E7%B7%A8%E7%AB%9F%E8%A6%81%E6%8D%90%E5%9C%B0
看清心文章「中國你不累嗎」有感
這篇文章勾引起了相當多的回憶。我在美國求學時候認識了許多位從中國到美國唸書的好朋友,他們不僅聰明,能力超強,個個也都像是拼命三郎,因為他們在學成之後都想繼續留在美國,而不是回去中國,因為在美國才能夠呼吸到民主及自由的空氣,比較能夠有完整的人格。多年之後,雖然有一位好友回去了,但卻是在入籍美國之後才回去的,也是美國公司派他回去的,但是太太及小孩則是繼續留在美國,沒有隨行。前幾年我的美國指導教授來訪,他告訴我中國留學生這種不願返國的現象,依舊是沒有改變的。我相信中國主政者應該知道此事,但,為何就是改不了呢?為什麼要讓那麼多優秀的人才流離海外呢?「你不累嗎?」,這句話可能是來自於那部描述黑人幫傭的《姊妹》電影,在片尾,黑人女主角怒斥那位邪惡整人的白人女雇主,「你不累嗎?」,然後頭也不回的離開,迎向她的,是充滿希望的晨光及美麗景緻。這句話之所以用在這邊,似在隱涉中國人的地位就如同是片中的黑奴,不能夠有自己獨立的意志;然而,更遺憾的是,壓榨及剝削他們的,卻是同文同種同皮膚的中國人,而不是白人。中國,你不累嗎?你整了那多的人,還不累嗎?為什麼一定要別人遵從你的意志來活呢?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41024/494128/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41024/494128/
2014年10月23日 星期四
是頒獎?還是控制?
謝謝石計生教授的文章,讓人看了感到無比的難過與憤怒。至今為止,不論是金曲獎、金鐘獎、金馬獎等獎項,我認為都還是主政者用來宣揚主流意識型態及大沙文文化主義的工具,頒發這些獎項的真正目的還是在於「影響」及「控制」,而不是在於肯定其能力與貢獻。不諱言的說,長期以來,台灣島內的文化是有分階級性的,北京話及其所建構的文化是具優越性的,台語、客家語、原住民語大抵都是不入流的,難登大雅之堂的。套句文化部龍應台部長的名言,台灣人你為什麼不生氣?(講這句話時,是否也要學龍部長一樣,用手托腮,擺出「優雅的風姿」?噁!)
石計生教授宏文: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41023/36164080/%E4%BB%A5%E5%8C%97%E4%BA%AC%E8%AA%9E%E7%82%BA%E4%B8%AD%E5%BF%83%E7%9A%84%E5%BB%A3%E6%92%AD%E9%87%91%E9%90%98%E7%8D%8E%EF%BC%88%E7%9F%B3%E8%A8%88%E7%94%9F%EF%BC%89
2014年10月21日 星期二
批評他,並非就是切割他!
我的好友因釋昭慧法師最近的發言,參與了相關的論辯。我也已表達相關的看法,想再予以簡單敘述。
1.我認為頂新魏應充先生為慈濟人,在慈濟內部的位置是相對崇高的,如今魏先生犯了那麼大的錯誤,慈濟未置一詞,這恐不適當。
2.我不認為慈濟批評魏應充就是叫做「切割」,我也認為在不切割的情況下,應該還是有批評的空間。批評他、責備他,並非就是切割他,這反而可以轉化為一種愛護他、愛護慈濟、及愛護社會的作為。
3.法律僅是最低的行事準則,在法律之上,應該還有許多必須遵循的道德守則及企業社會責任,這應該也是慈濟及宗教團體給予社會的教示,如果連宗教團體都僅是談最低標的法律責任,這無疑是讓人失望的。
4.建議慈濟應該多與社會進行溝通對話,如內湖保護區開發案引發了社會頗大爭議,而現在頂新魏家的作為再度嚴重衝擊慈濟。慈濟倘一如以往的緘默以對,笑罵由人,這是否允當?會否造成更大的鴻溝與誤會?慈濟向來予人「入世」的印象,在面對爭議時,倘能坦開心胸,勇於面對與承擔,應會得到社會更大的敬重。
同時發表於徐世榮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srshiu。
2014年10月20日 星期一
地景藝術節其實是「地景及人權告別式」!
中午時刻,飛車前往桃園參觀地景藝術節,雖稱「參觀」,其實更精準的說,是去跟它「道別」的。這陣子協助桃園航空城自救會的朋友,曾開車經過宏竹村及海軍基地周遭,但是都無法進入,今日終得機會一窺堂奧,自然要把握難得的機會。惟,第一次見面,卻很有可能也就是最後一次了。
車子進入機場,眼前豁然開朗,裡面的空間非常的大(約有427公頃),在目前異常擁擠的都市叢林狀況裡,能夠看到這麼開闊的自然空間,本應是讓人心曠神怡,但情況卻非如此。看此基地,不禁讓我想起今年七月拜訪柏林時,特別去參觀位於市中心的丹波霍夫機場(Tempelhof Airport)。柏林市民特別在今年5月進行公民投票,超過6成的公民反對將機場開發為住宅區和商業區,決定把機場維持作為公園及開放空間,讓市民都能夠享有使用的權利,我非常佩服柏林市民的智慧。然而,反觀台灣,為何無法將此基地保留?我們缺乏相同的智慧嗎?
我不這麼認為!我們缺乏的是都市計畫的民主治理機制!台灣的都市計畫長久以來都是地方政治派系炒作土地及利益交換的工具,而它也成為政治人物用來綁樁及獲取勝選的主要籌碼。為達此目的,都市計畫的擬訂及審議,都是牢牢的掌控在有權勢者的手中。大家只要看「都市計畫委員會」的組成就可以完全的明瞭,地方政府的都委會大抵都是縣市政府一級主管組成,試問,在此情況下,縣府右手提計畫,左手自己審,有哪個案子不會過?到了中央,27位委員中,13位是政府機關代表,學者專家及地方熱心公益人士皆是由政府首長遴聘,立場往往相當曖昧,加上他們也不會每次都會出席,因此,政府代表其實又是實際的多數,試問,又有哪個案子不會過呢?因此,我們目前的公聽會或說明會都僅是徒具形式,一點實質意義也沒有!坦白的說,我們的都市計畫依舊是存活於過往威權獨裁的統治型態,根本稱不上「治理」二字,更遑論會有德國那樣的公民投票機制!
參觀此機場,一定會思考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即,如果桃園機場真的需要第三跑道,為何不就使用現成這個跑道即可?為什麼要把一個已經花了許多錢興建、目前品質還是非常優良的跑道廢棄、然後再花一大堆錢,另外去興建一個跑道?這符合邏輯嗎?我們政府很有錢嗎?再加上目前計畫中的第三跑道預定地是許多人居住的地方,土地權屬大抵皆是屬於私有,政府倘若要採取強烈的土地徵收手段來剝奪基本人權,就一定要吻合嚴謹的必備要件,試問,政府目前提出的理由充分嗎?我認為一點也不!政府目前的作法就宛如是中國地方政府的「批地」!根本就不把人民的基本權利看在眼裡!桃園航空城的土地徵收若是這樣就通過,可見的是,台灣的人權水準將急速及嚴重的下降!
人在現場,另一大感慨是,桃園縣政府口口聲聲說要紀念「黑貓中隊」,但現場的展覽除了一個機堡掛了二個大幅貓耳朵,及擺設了一群站立的擬人形黑貓玩偶外,又有哪個地方是在紀念「黑貓中隊」呢?而受邀請藝術家們的創作,又有幾件是與「黑貓中隊」有關呢?放置幾隻微笑的黑貓,就代表紀念「黑貓中隊」嗎?「黑貓中隊」是這樣被消費的嗎?此外,今日參觀才知,受邀參展的藝術家大抵只有五位,其中多數還非國人,我詢問現場義工朋友,他們告訴我,除了霍夫曼之外,另二位是來自於中國!堂堂一個地景藝術節,台灣的藝術家們大多不得其門而入,反而邀請的大多數是國外及中國的藝術家,吳志揚縣長及桃園縣政府的心態到底為何?
此次展覽,藝術其實為假,廢棄才是為真!它是「黑貓中隊」的輓歌,同時也是當地被迫遷居民的悲歌!地景藝術節其實是「地景及人權告別式」!
原發表於徐世榮臉書,2014/09/12,https://www.facebook.com/srshiu)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