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台灣社會因國光石化案而沸沸揚揚,這讓筆者回憶起今年1月底的往事。由於國光石化環評案,筆者曾於1月27、28日,連續兩天與許多青年學子一起守護在環保署前,在雨天坐在冰冷的人行道上,反對環保署環評專案小組欲有條件通過此案。
在那兩天,我們聽到年輕人透過歌聲及演講,大聲疾呼要求保留溼地、環境永續、世代正義、及他們對於未來的選擇權利;另一方面,經由現場網路直播,從環保署會議室傳出來的討論議題卻是幾個ppm、10的負幾次方、科學模擬數據等專業術語。同樣的時間地點,一個在室外,一個在室內,我們談的竟然是完全不同的課題,我們似乎是活在兩個不一樣的世界,怎會如此?我們的未來是用科學模擬來做決定的嗎?
環境影響評估是透過科學模擬方法來預測未來的環境及社會風險,主政者故意將科學模擬塑造成客觀中立的機制,認為它是不容反對的。但是,眾所皆知,科學知識有其不確定性,科學技術的可靠性也有其一定的限度,這使得科學家面對日益複雜的高科技,其預測風險的能力相對降低。再者,這些科學模擬通常是建構於許多大膽的研究假設之上,它往往是受到研究者主觀立場的影響,這進而使得科技專家所認定的風險,與實際生活經驗者有了相當大的差距。
但是,權力及利益的擁有者為了掌控政策的決定權,往往故意予以扭曲,過度強調科技及專家的角色,以此來忽略民眾價值選擇的重要性。許多學者早已指出,政府及企業界通常把那些原本是政治的事件轉變成為科學及技術的問題,因此,去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就是要仰賴科技專家,而不是民眾的民主參與。換言之,科技其實是充滿了政治的意涵,在政治上佔據著重要的地位,它並且是被工業界、企業界及政府部門用來阻止地方民眾參與公共決策的制定。
對於這種扭曲我們絕對不能接受。我們必須重新定位科技與文明的整體關係,並將科技決策的決定權回歸於社會,經由社會理性(非科技理性)之論述來達成決策的選擇。這也就是說,環境影響評估應是一個結合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日常理性與專家理性的共生體,它不能透過個別專業化而彼此孤立,而是必須跨越學科及團體來尋取共識。在這當中,地方民眾的意見必須給予充分的重視,將其納入風險評估之中,也就是說,環境影響評估其實是個充滿了政治、社會及道德的重要議題,不應由科學及專家所獨占,它必須被併入民主的過程中來決定它的方向。這也就是說,我們的未來應是個價值的選擇!
本文於2011年4月10日發表於立報看守台灣專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