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15日 星期一

民主參與或專家傲慢?

「前衛生署長」楊志良對於民主「干擾」公共政策多有批評;以及執政黨執意簽署ECFA,逼使台聯黨聯合五十個本土、勞工及產業團體力挺ECFA公投以期反制,顯示專業與民主的議題實有深究必要,避免扭曲了民主參與公共政策制訂的正當性。

公共政策之制訂涉及了「公共利益」的追尋。以往威權統治時期,公共利益的內涵大抵是由權力擁有者所掌控,但是隨著台灣的民主化,不論是政府、企業或是民間社會,皆可能提出自己所喜愛的政策內容,也就是說,公共利益的定義會因人而異,它也是各方力量恆常的競爭,要尋得一個具有共識的公共利益,需要多方參與,尤其重要的是民主的參與。

但是,現今主政者卻反其道而行,除了積極將專家的力量引入公共政策制訂的領域外,並努力將彼等形塑成社會唯一的客觀中立力量,是大家必須尊崇及服膺的。行政單位很努力欲運用專家的建議來為複雜的社會問題找尋答案,這樣的努力在某方面也許可以減輕社會問題的嚴重性,但更多的面向上,其結果卻未必盡如人意,也使得許多問題更顯嚴重。

當專家無法解決社會問題的時候,一些奇怪的現象就會發生,例如,彼等通常主觀認為問題根源不是在於專業知識的不足,而是在於這個社會的「理盲與濫情」,因此,需要被檢討及被改革的對象,反變成了我們這個社會及民主政治。

又例如有人反對專家提供的解決方案時,往往被批判為「泛政治化」,是不理性的、主觀及偏見的、是民粹的、必須在政策的制訂過程中被排除。近來這套邏輯不斷複製,許多社會問題不斷的被主政者轉為專業問題,要仰賴少數專家解決,而不是民眾的民主參與。

這實在讓人憂心。這樣的專家治理是否吻合了前述「公共利益」的追尋?尤其處於相對高科技、高風險的網路倍速時代,專家的見解是否有其侷限性?我們是否應努力來嘗試結合專業知識及常民知識、專家理性與日常理性,跨越學科及團體來尋取公共利益的共識?在相關公共政策的決策過程中,專家及主政者是否也應併入民主的過程,而不是顯露出專家及權力擁有者的傲慢?(作者為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教授)

本文於2010/3/15發表於自由時報

1 則留言:

小酷兒 提到...

而最近楊志良還要單身族「為健保做功德」,也不想想單身族或無法結婚的人士背後的社會環境因素,簡直是頭殼燒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