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載,高雄縣仁武鄉屋林村民反對興建垃圾焚化爐的抗爭行動有越演越烈的傾向,為阻止焚化爐的興建,村民發起學童罷課,造成屋林國小幾近半數學生缺課,村民並宣稱罷課行動至少將持續三個月。
村民如此的抗爭已造成政府及社會各界諸多的批評,指責人士稱謂焚化爐的興建已是時代潮流所趨,為了社會整體的公共利益,烏林村民應放棄俗稱的「不要在我家後院」的自私情結,以理性的態度,為社會公眾做出不得不的讓步。至此,烏林村民的抗爭舉動似乎已明顯的與社會利益衝突,政府公權力的強力介入似乎也以不可避免,村民們也因而承受了巨大的壓力。
然而,這種必須藉由某一個特定社區的犧牲來達成社會目標的作為,卻也提供我們一個重新思考問題本質的機會。例如,焚化爐是否一定要興建?難道我們沒有其它的方法來解決垃圾問題?另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問題值得深究,那就是當我們看到大部分的垃圾皆是工業產品持,不禁要問,是誰製造了這些垃圾?我們工業生產的方式是否有檢討的必要?我們的廠商在市場競爭法則的壓力下,及一味追逐利潤的情況下,給我們的社會製造了多少的污染?這些原本絕大部分應由工業界本身來承擔的污染,如今社會大眾卻要求少數社區來承受,這種作為是否符合社會正義及公平?而政府的公權力在此刻卻是大舉介入,此舉是否讓我們得到一個印象,那就是政府在解決環境污染問題時,總是為了維護工業的生產而來犧牲地方社區的福祉。這是否與政府信誓旦旦宣稱要保護環境、維護人民健康有所抵觸?
在此同時,烏林村民反對興建垃圾焚化爐的抗爭行動也給我們一個啟示,那就是我們要將所謂的「不要在我家後院」抗爭擴展為「不要在大家後院」的運動,唯有經由這種認知及作為,才能把防制污染問題推回它的起始點,讓工業界來解決他們所製造出來的問題。又,如果我們自認我們的社會是實施民主政治,那麼我們就應該有資格多來瞭解並參與工業生產的過程及其結果,且提供我們的意見,唯有如此,我們的家園才有可能擁有一健康清潔安全的環境。
1995/09/21 發表於中國時報 第11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