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11日 星期二

迎新生贈言

非常感謝本期主編黃灝雄老師的邀約,讓我能夠有機會針對本系新進同學表達個人的一些淺見,幾經思索,我想要談的是一個蠻嚴肅、卻也是老掉牙的課題,那就是地政學系的學術研究領域內涵,及我對於同學們學習態度上的建議。不過,必須事先強調,以下所言純然是個人主觀的見解,未必是系上老師及同學們的共識,然而,我倒是很期盼透過這樣的發抒及後續的討論,能夠讓我們一起來摸索及定義地政學術的學科領域,並探討其學習的態度。

地政學系的學術研究內涵是什麼?這個問題相當的重要,相信各位新生也都急切想探知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對於一位在地政學系任教的學術工作者而言,我不僅時常受到外界對於這個問題的詢問,在自我的內心也經常在思考探索這個問題,因為這涉及了地政學術的學科領域(discipline)。一般對於這個問題的解答,乃是地政學系的研究是要來解決社會上所發生的土地問題。由此所引發的重要課題,乃是,什麼是「土地問題」呢?我們該如何來定義它呢?是否有一客觀中立的定義能夠將所有的議題都包含進來呢?

根據我的經驗,土地問題的內涵是包羅萬象,它包含了政治、經濟、社會、科技、及自然生態環境等多元的面向,而且往往相當複雜、甚且彼此互相牽扯羈絆,舉例而言,蘇花高速公路是否要興建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就土地實質規劃及工程技術層次而言,有了北宜高速公路及雪山隧道開通的經驗,可能已不是個問題,但是,眾所皆知,花蓮是台灣生態環境的重點區域,蘇花高的開通很有可能會對自然環境帶來極大的破壞,因此反對興建者並不在少數。可是,另一方面,若從經濟的角度視之,花蓮觀光業者及部份居民又對此高速公路的興建抱持著非常高的期盼,認為這是花蓮未來經濟發展及房價上漲的命脈。由於雙方意見的南轅北轍,使得蘇花高的興建變成是政治上極為敏感的議題,各重量級政治人士在發言時都極為小心對待,皆擔心會順了姑意,卻逆了嫂意,這也使得這個問題一直延續至今,仍然處於僵持的困境(dilemma)。除此議題之外,其實我們的社會還有許多重大的土地問題都與此類似,相當難以解決。

在此議題多元及複雜的情況之下,土地問題的定義其實是相當的困難,但是我們又不得不為,那我們又是如何來定義土地問題?我想說的是,我們往往是以個人的價值觀來進行土地問題的定義,這也就是說,土地問題的建構經常是建基於個人價值觀的抉擇,兩者是無法分離的。而且,我也要進一步告訴各位,問題的定義與問題的解決其實是同時的呈現,我們想要如何的解決這個問題,大抵就會用問題解決的思維內涵來架構我們對於問題的定義,這也就是說,社會問題的定義並非是客觀中立的呈現,它是與我們的價值、意識型態、甚且是利益取向有著絕對的關係。

以我為例,由於過往的研究領域是著重於公共政策及政治經濟學,因此,如何透過土地問題的解決,同時也能夠追尋社會的公平正義,乃成為我定義土地問題的重要參考點。然而,對於其他的學術研究者而言,如何來促進經濟成長可能才是他們的重要思考點,在此情形之下,經濟效率的提升可能就是他們界定土地問題的重要取向。另外,也有學者非常關懷台灣的永續發展,因此,生態環境的保育就成為彼等界定土地問題的主要內涵。因此,土地問題的定義是多元的,土地問題的解決方式也是多元的。

那麼,緊接著一個重要的問題就來了,在這麼多不同土地問題定義的切入點之中,是否有著絕對的對或錯的差異?你可能會發現,好像所有的定義都有它的道理,但也都有著部份的缺憾,這就是公共政策研究之中所謂的弔詭(paradox)—似是而非、又似非而是,這種現象存在於地政學術領域,同時也普遍存在社會科學的研究領域裡面,我們其實很難有一個客觀中立的準則來判斷其間的對或錯。

因此,在這樣的土地問題特質之下,各位未來的地政學術學習過程,必將會接觸許多不同的土地議題,同時,也將與多元的價值進行碰撞,在此情況下,什麼樣的學習態度才是適當的?我衷心建議各位要敞開心胸,多瞭解不同議題的內涵,同時也要接觸不同的價值觀。而且,也請瞭解一點,地政學術領域其實是類似於其他社會學科,至今仍然未產生一個大一統的學術典範(paradigm)來規範這個學術領域,它還有許多待論述、或尚未被揭露之處。在此認知之下,我們必須體認知識的來源是多元的,相對的,我們的學習管道也是多元的,除了教科書及老師們上課的知識傳輸之外,透過我們日常生活的接觸與社會實踐,也是獲取知識的重要管道。我們要多接觸、多聆聽、多討論、多溝通、及多包容,由此來嘗試創造出一個公平公開的地政論述空間,讓彼此透過交互主觀的溝通方式,嘗試凝聚共識,建構及豐富這個學科的內涵。

另外,我要特別強調一點,價值雖然是多元的,但這並不表示你不應該有你的價值抉擇,在未來的學習過程中,最為困難之處,可能就是你要如何的抉擇。建議各位要嘗試將外在的知識融入於你個人的主觀抉擇之中,也就是說,這樣的抉擇應該要回歸到你個人的學習及生活經驗、與成長歷史脈絡裡,這是你的權利,但可能也是你不應該拋棄的義務,請千萬不要輕忽了你的這項責任。以往,由於年紀還小,或許習慣於讓別人來幫你作決定,但是,慢慢的,你要逐漸的來承擔這個責任,不應繼續將其委由別人,或是委由外在的市場、科技、或專家來幫你作決定。這也就是說,你應該要特別的體認,你是個主體,而不是個客體!

最後,我仍不免俗,要恭喜各位能夠進入政治大學,也要歡迎各位加入地政學系的行列,在我的心目中,所謂的「大學」,應該是個充滿理念爭辯的場域,也是個理想與願景相互激盪的精華地方,我相當期待各位能夠在這裡建構出你的理想,與對未來所追尋的大夢,因為這才是社會變遷的最主要原動力,而我相信系上其他老師也會跟我一樣,對各位都有很高的期待的,祝福大家!也祝福我們地政學系!


2007/09/11發表於《地政學訊》,第6期,p. 1。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