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關懷

2002年8月24日 星期六

環境倫理與地方認同的衝突

›
昨日有上千名原住民聚集於立法院前,強烈反對馬告(棲蘭)檜木國家公園的範圍公告,這引起社會的重視,而就在原住民為了馬告國家公園走上街頭時,另外也有部份環保團體召開記者會,支持馬告國家公園的成立,並認為不會說話的檜木林及野生動物,更有正當性強調天賦生存權,這樣的爭論實在值得深入探究。...
2002年5月14日 星期二

提出生產計畫、禁止產權移轉、違章工廠始可就地合法

›
經濟部以國內失業情況恐會惡化為由,意圖讓座落於農業區的違章工廠就地合法,而中小企業主也主張唯有讓其工廠合法化,才會「錢留臺灣,根留臺灣」。本文則認為上述論述的基礎相當薄弱,因為違章工廠就地合法的主要理由可能是部分中小企業主計畫將其土地及廠房出售,從它的身上榨出最後一點剩餘交換價值...
1 則留言:
2002年4月19日 星期五

環境倫理與原住民保留地政策

›
本文藉由原住民保留地的使用衝突情形,探討環境倫理的相關議題,並引用西方生態倫理的二種見解:保存主義及保護主義,來分析環境倫理的內涵。不過本文主張上述這兩種理念皆有嚴重的缺憾,那就是它們皆把「人與環境」的考量忽略了,也就是兩者皆漠視了人的主觀願望。本文進一步藉由人文地理學對於「地方...
2001年11月2日 星期五

鎘米重現 政府未記取教訓

›
若不能嚴控稱產者 做到事先防制 善後不但棘手且成效有限 無限期休耕更是重創農民 繼雲林虎尾及彰化和美後,環保署昨日公布在台中大甲又發現有三筆土地受到鎘污染。鎘米事件一再上演,代表著我們並未從以前的慘痛經驗獲得教訓。 以往最有名的鎘污染例子可謂是桃園縣蘆竹鄉基力化公司所造成的...
2000年12月25日 星期一

掃黑附加價值 衝擊環保運動

›
國內的環保抗爭,甚且是一切的社會運動,此刻正面臨著很大的危機,因為政府行政當局可能政運用民眾對於黑道深惡痛絕的民意勢頭,欲用挾帶的方式,在「組織犯罪防治條例」草案及選罷法增訂的反黑條款中,一舉除去政府眼中非經濟因素的首惡-自力救濟抗爭運動。這種擔憂並非是沒有來由或者是無的放矢,因...

告別金權城市 打造花園城市

›
逃離台北似乎是許多大企業最近一致的默契。宏碁總部將遷至汐止,華航可能搬至桃園,台塑在六輕完工投產後,也會有大批人員南下。而在這搬遷的浪潮中,為了穩固及吸引高科技人才,各企業集團似乎又有著「造鎮」的計畫,如宏碁在桃園龍潭推出「渴望村」,以高科技別墅住宅來做其訴求,並與其「渴望多功能...
1998年11月12日 星期四

都市規劃的民主願景

›
以協商為主的開發許可制 若缺乏民間參與及公平性 難免有利益交換嫌疑 台北市都發局長因為南隆開發案遭到監察院彈劾一事,連日來引起多方的討論,在「時論廣場」版,張俊哲及王維仁君接由都市規劃者的膽識及創意能力來看待此一事件,王君甚且引用美國重要城市的運作經驗,指出「監察或司法單位很...
‹
›
首頁
查看網路版

關於我自己

我的相片
徐世榮
檢視我的完整簡介
技術提供:Blogger.